作者:顾厉明 摄影:祝越超
2018年6月14日👩🎨,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分会理事鲁绯研究员,应邀访问我校杏悦2平台娱乐并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赵黎明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鲁绯研究员以“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为主题👱🏻♂️,先是引用大量古籍文献典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酱的历史渊源,如酱命名的由来🂠、酱在各朝各代的运用🕐、酱原料的变化、酱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此展开了豆豉🔏、天培、纳豆、豆酱、酱油、腐乳等相关发酵调味食品的介绍,包括其历史由来😧、发展进程、制作工艺和当代商业化产品。鲁绯研究员在报告过程中穿插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案例使得报告会气氛活跃,也让在场师生更易理解,对比了我国南北方传统发酵调味食品的异同令报告更具吸引力🧑🏽。

最后🤯,鲁绯研究员结合国家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展望了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的发展,强调了对于中国传统发酵调味食品的改造与创新🟡,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激励在场师生能够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食品,利用杏悦2平台娱乐微生物发酵等学科优势促进中国传统食品的发展。
相关链接👩🏽:
鲁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分会理事🧑🏿🦲,长期从事传统发酵调味食品研究和食品安全和应用基础研究🧑🏽🦲。自1986年起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工学硕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攻读工学博士。曾任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历任副教授🎾、研究员🍖👄,北京一轻研究院食品工业研究所🍾、北京市食品及酿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所长、站长,现为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大豆纤维食品的开发”,中国商业联合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腐乳生产关键技术》,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中国酿造等期刊中发表文章40余篇,获得发酵相关专利5篇🐳。